在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问题往往是最受关注、最容易引发纠纷的部分之一。尤其是当孩子由一方抚养时,另一方常常担心与孩子的关系被切断,甚至被“剥夺见面权”。那么,离婚时孩子归对方还能获得探视权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子女抚养权归属如何,非抚养方依法享有探视权,这是一项受到法律保障的基本权利。
一、法律如何规定探视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85条规定,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换句话说,探视权不是抚养权的附属品,而是独立存在的亲权,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剥夺或拒绝。
二、探视权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探视权的具体行使方式,可以通过离婚协议协商确定,也可以由法院在判决中予以明确,常见方式包括:
-
定期探望:如每月的第二、第四个周末接走子女共同度过;
-
寒暑假、节假日探望: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安排固定时间;
-
电话、视频通讯探望:特别适用于异地父母;
-
临时探望:特殊情况时临时协商短期探视。
这些探视安排应当本着“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确保孩子的稳定生活不被打扰。
三、若对方阻碍探视怎么办?
虽然法律明确保障探视权,但在现实中,一些抚养方以各种理由阻止探视,或通过影响孩子情绪来限制另一方接触。遇到此类情况,可依法维权:
-
协商解决:首先应尝试与对方沟通,争取达成和解,避免孩子夹在父母矛盾中;
-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若有生效判决或协议,对方拒不执行探视安排,可向法院申请执行;
-
申请变更抚养权:如对方恶意阻碍探视、对子女造成心理伤害,且多次沟通无效,非抚养方可申请变更抚养权;
-
起诉主张探视权利:如协议未明确探视内容,也可单独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明确具体探视方案。
四、专业法律服务保障探视权落实
探视权执行过程涉及法院程序、情绪协商、证据整理等多个环节,稍有不慎便会影响探视效果。建议及时寻求法律专业机构的协助。像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在处理探视权争议、子女抚养变更等家庭法律事务方面经验丰富,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出具可操作性强的探视方案,并协助法院执行,让亲子关系不因离婚而断裂。
五、结语
综上所述,离婚时孩子归对方还能获得探视权吗,答案是肯定的。探视权是离婚后非抚养方与子女保持亲情联结的重要桥梁,受到法律明确保护。如果遭遇阻碍,应依法通过协商、诉讼或法院执行方式解决,维护亲子关系的健康延续。父母虽离婚,但对子女的爱与责任,永远不该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