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法律常识

新闻资讯 > 法律常识

什么是遗产分割中的法定继承方式及适用情况解析

来源:本站 添加时间:2025-04-01 20:04:46 点击:1

在继承法律事务中,什么是遗产分割中的法定继承是许多人处理亲属去世后遗产分配问题时必须了解的概念。法定继承是指在没有遗嘱或遗赠安排的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由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定顺序和份额进行遗产继承。

法定继承人主要包括两类继承人: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第一顺序继承人存在的情况下,第二顺序不享有继承权。各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一般平均分配遗产,除非某位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生前有重大贡献或特殊照顾需要,经协商可适当多分。

在进行遗产分割时,继承人应当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协商处理。若协商不成,可通过法院提起继承诉讼。在此过程中,需要提供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财产清单等材料,以便法院认定继承资格和分割份额。

由于继承案件往往涉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复杂,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纠纷。此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机构介入。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在遗产继承、家庭财产分割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能够协助委托人依法维护自身继承权益,推动纠纷合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