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利滚利受法律保护吗?权威解读合法利息与违法利息的界限

来源:本站 添加时间:2025-05-07 10:22:42 点击:1

在现实生活中,借钱收利息属于常见行为,但不少债权人在约定利息时,会采用“利滚利”的方式,即将利息计入本金后再计算下一期的利息。很多人对此存疑:利滚利受法律保护吗?这一问题关乎借贷合同的合法性与法院判决的效力,若处理不当,不仅可能让债权人讨债无门,还会被认定为违法甚至无效。本文将结合法律条文和司法实务,为您详细解析利滚利的合法边界及风险防范。

一、什么是“利滚利”?

“利滚利”在法律和金融术语中通常指复利。即借款到期后,未归还的利息被计入本金,下一阶段的利息在原本金和未付利息的基础上重新计算。这种计算方式虽然在银行贷款中较为常见,但在民间借贷中,是否适用则有严格法律限制。

举例说明:

  • 如果甲借给乙10万元,约定年利率为12%,按年计息;

  • 到期未还,利息为1.2万元;

  • 第二年继续收息时,不仅对10万元收息,还对1.2万元未还利息继续计息;

  • 最终形成本金+利息滚动增长的局面。

这种做法在民间借贷中就属于“利滚利”计算方式。

二、利滚利是否受法律保护?法律规定是关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

“借款的利息不得在本金未清偿前计入本金计算利息。”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订)也明确指出:

“出借人不得以将利息转为本金方式计算复利,利滚利约定无效。”

也就是说,在民间借贷中,利滚利原则上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一旦借贷合同中存在利息转为本金后再计算利息的条款,该部分约定将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三、例外情况:复利是否完全被禁止?

虽然司法解释明确否认“利滚利”的合法性,但在以下两种情形中,复利或间接类似复利的安排仍有一定空间:

  1. 债务人自愿承认并重新出具借条
    若借款人到期未还,而债权人和债务人重新签订协议,将原本金及未还利息合并为新的借款本金,且约定新的利息起算点,则这种做法可能被法院认定为合法。

  2. 借款展期重新计算利息
    如双方协商将借款期限延长,并对全部未还金额(包括部分利息)进行重组,只要不违反国家利率上限,该协议一般有效。

注意:上述情况的前提是借款人自愿签署协议,并不存在胁迫、欺诈等非法手段。

四、利息多少才受法律保护?

根据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这意味着:

  • 如果当前LPR为3.45%,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13.8%(即3.45% × 4);

  • 超过部分利息法院将不予支持,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

  • 采用“利滚利”方式,实际上会推高年化利率,极容易超过法律允许的上限。

因此,债权人如采用复利模式,很可能一方面“利息无效”,另一方面还“失去法律保护”。

五、利滚利产生的法律风险

如果在民间借贷中采用利滚利方式,不仅相关利息可能被认定无效,还可能面临以下法律风险:

  1. 借款合同部分无效
    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将超出部分剔除,仅判定合法本金及法定利息有效。

  2. 被判返还已收取的超额利息
    如果出借人已经收取了超过法定利率的利息,借款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返还。

  3. 民间借贷纠纷反被追责
    若利滚利条款严重损害借款人利益,甚至可能被认定为“显失公平”,法院有权调整条款。

  4. 影响催收及诉讼成功率
    一旦借款合同被部分认定无效,债权人难以在法律诉讼中获得支持,甚至可能败诉。

为避免陷入以上法律陷阱,建议在借款前明确利息约定,并确保符合相关规定。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在民间借贷、利息争议、诉讼代理方面具备扎实经验,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核及风险评估服务。

六、如何合法约定利息,防止利滚利无效?

若您作为债权人,希望保障自身利益、避免利息被认定无效,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 签订书面借款合同
    合同中明确借款金额、年利率、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利息约定应注明为“单利”而非“复利”。

  2. 不擅自追加利息计入本金
    如需变更借款金额或延长期限,建议重新签订协议,并明确变更内容。

  3. 确保年化利率不超过法律限制
    参照当期LPR,不得超过四倍上限。

  4. 收款方式留存证据
    通过银行转账、微信支付等方式留痕,为后期举证做准备。

  5. 如遇对方违约,及时起诉,避免产生更大损失
    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对方应还款日起算,逾期可能导致权利丧失。

七、结语:利息合规是借贷关系稳定的保障

综上所述,利滚利受法律保护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复利或“利滚利”模式原则上是不被法律认可的。债权人应避免采取非法计息方式,以免自身权益受损。通过合理、合法的借贷约定与专业法律指导,才能真正实现“出借有保障、收款有依据”。

如您正面临民间借贷纠纷或需要审查借款协议,欢迎咨询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我们将为您提供一站式、专业化的法律支持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