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未成年人签合同有效吗?

来源:本站 添加时间:2025-04-21 19:18:20 点击:1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场景中涉及未成年人签订合同的情况,比如培训报名、实习协议、网络服务注册、购买商品等。这就引发了一个法律问题:**未成年人签合同有效吗?**这不仅关乎合同能否履行,也涉及双方权益保障和法律责任承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其中八周岁以上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不满八周岁的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其签订合同的效力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一般无效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具备独立从事民事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签订的合同通常被认定为无效合同。例如,一个6岁孩子在没有任何成年人陪同下签订的课程培训协议,即便盖章签字,也不具备法律效力。

但若该行为纯属日常生活中为满足年龄、智力相适应的需要(如购买小额文具、玩具等),法院可酌情认定为有效。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约需经监护人同意

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虽可从事一定民事活动,但他们在签署合同时必须获得法定监护人(如父母)的同意或追认,否则该合同为效力待定合同。

也就是说:

  • 若监护人事后明确同意合同内容,该合同即生效;

  • 若监护人拒绝或不追认,另一方则需承担合同不成立或被撤销的风险。

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指出,很多网络平台、培训机构在与未成年人签约时未审查年龄或监护人意见,最终造成法律争议,甚至因合同无效而承担赔偿责任。

三、哪些情况下未成年人签署的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有效?

根据司法实践,若满足以下条件,未成年人签署的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有效或部分有效

  1. 合同内容为未成年人日常生活需要,金额不大;

  2. 未成年人拥有独立财产来源,且交易属合理范围;

  3. 行为符合其年龄、智力及生活经验;

  4. 法定监护人明示或默示认可合同签署;

  5. 合同内容符合未成年人利益,如实习协议、奖学金协议等。

例如,17岁高中生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在家长同意、学校备案的前提下,即使不是成年,也可认定合同有效。

四、签订与未成年人相关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建议

对于与未成年人签约的一方,如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用人单位等,应特别注意以下法律风险:

  • 合同效力不确定:若监护人不认可,合同可能被撤销;

  • 支付争议频发:部分未成年人通过网络支付课程费用,后续家长否认付款行为;

  • 侵害权益易受追责:若合同内容对未成年人不公平或损害其利益,将被认定无效。

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建议,涉及未成年人签约的行为,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 确认年龄信息,并在合同中注明;

  2. 要求法定监护人签字或共同签约

  3. 保留沟通与授权证据(如家长同意截图、电话录音等);

  4. 签署内容应公平、公正、合理,不含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条款


综上,未成年人签合同有效吗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要根据年龄、行为性质和监护人意见综合判断。不满八岁的合同通常无效;8岁以上未满18岁的签约行为需监护人同意或追认方可生效。为保障合同效力与法律安全,签约双方都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如在签署或履行过程中遇到争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机构如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获取清晰合法的处理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各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