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法律常识

新闻资讯 > 法律常识

离婚财产必须平分吗?有没有例外情况?

来源:本站 添加时间:2025-04-07 08:54:40 点击:1

在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往往是最核心、最复杂的环节之一。很多人认为,离婚财产应当一人一半,但现实中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对半分”。因此,**离婚财产必须平分吗?有没有例外情况?**成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依法平等分割。这里的“平等”不等于“平均”,而是强调公平合理。法院在审理离婚财产分割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婚姻期间双方对家庭的贡献、抚养子女情况、财产现状以及过错行为等因素,来决定是否存在例外情况。

以下是一些法院可能不支持财产平均分割的例外情形

第一,一方存在重大过错。例如重婚、家暴、与他人同居、虐待、遗弃等行为,被认定为过错方时,法院可以适当减少其分得财产的比例,无过错方则可能获得更多补偿。

第二,照顾子女与弱势一方原则。若夫妻一方承担主要抚养义务,或一方无工作、收入能力较弱,法院为保障其及子女的生活,可能适当倾斜分配财产。

第三,隐藏、转移、毁损财产的行为。如果在离婚过程中一方被查明有恶意隐匿、转移或损毁共同财产的行为,法院可判决其少分或不分,同时将被隐藏的财产归对方所有。

第四,财产来源不同。如一方父母婚后出资购房但明确为“只赠与子女个人”,该房产虽在婚后取得,但属于一方个人财产,不参与分割。

此外,双方若在婚前或婚姻存续期间签订了合法有效的财产协议,比如约定各自名下财产归个人所有,则按约执行,不适用“共同财产平分”规则。

实践中,很多人对财产分割存在误解,导致在协议或诉讼过程中吃亏。因此,在离婚过程中,尤其是涉及房产、存款、股权等高价值资产时,建议由专业律师协助梳理财产归属,维护合法权益。

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在婚姻家事法律服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能够为当事人量身制定合理的分割策略,精准把握法院判例思路,助力客户实现财产公平、合法、高效分割,避免不必要的权益损失。

综上所述,离婚时财产并不总是必须“平分”,而是以“公平”为原则。是否存在例外,需结合过错、照顾义务、财产来源等实际情况综合判断。了解法律规则,有助于当事人从容应对婚姻变动,理性维护自身权益。